精彩小说尽在德昌书站!手机版

德昌书站 > 其它小说 > 逆骨

逆骨

一笔淡红尘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一笔淡红尘”的优质好《逆骨》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魏延杨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真心希望各位观众老爷观看之前请先把脑子搁置一谢谢!!建兴十二年五丈原的风裹着冻土碎像无数把淬了冰的小刀刮过魏延的脸颊竟比脖颈上那道凉意在骨血里钻得更“唰 ——”环首刀破风的锐响还没在耳际散魏延己觉天旋地他看见马岱的右臂还僵在挥刀的弧度玄色袍袖下的肌肉绷得发铜制刀环上沾着的几缕灰发正缓缓飘落 —— 那是他自己的头视野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往下最后撞进瞳孔...

主角:魏延,杨仪   更新:2025-10-05 14:51: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真心希望各位观众老爷们,观看之前请先把脑子搁置一旁,谢谢!!

建兴十二年秋,五丈原的风裹着冻土碎屑,像无数把淬了冰的小刀子,刮过魏延的脸颊时,竟比脖颈上那道凉意在骨血里钻得更深。

“唰 ——”环首刀破风的锐响还没在耳际散尽,魏延己觉天旋地转。

他看见马岱的右臂还僵在挥刀的弧度里,玄色袍袖下的肌肉绷得发紧,铜制刀环上沾着的几缕灰发正缓缓飘落 —— 那是他自己的头发。

视野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往下坠,最后撞进瞳孔里的,是杨仪那张扭曲得变了形的脸。

那小吏出身的文官,此刻正踮着脚,伸长脖子盯着他滚落在地的头颅,指尖捻着块素色绢帕,慢悠悠擦着溅到月白衣襟上的血点。

血珠在绢帕上晕开小朵的红,杨仪的眼尾却弯起淬了毒的笑纹,声音尖细得像啄食腐肉的乌鸦:“反贼魏延,伏诛!

这颗脑袋晾干净了,正好给丞相的灵前添份‘大礼’—— 也让陛下看看,谁才是真正忠于汉室的人。”

反贼?

魏延的喉咙里涌出腥甜的血沫,黏在齿间发苦,连扯动嘴角笑一笑的力气都没有。

他从荆州跟着先主入蜀时,还是个握着长矛敢冲阵的校尉;守汉中那八年,他筑起 “错守诸围” 的铁壁,把曹魏的骑兵挡在阳平关外寸步难进;出祁山这五年,他亲率精兵夺下武都、阴平,多少次提着脑袋在乱箭里杀出血路 —— 哪一次不是把命拴在裤腰带上,替汉室搏一份生路?

子午谷的计策在他心里盘了三年,画了二十七张地图,连谷里哪处有险滩、哪处能藏兵都摸得一清二楚。

他只盼着丞相能点个头,自己带着五千精兵穿过子午谷,首取长安,替北伐撕开一道口子。

可到头来,竟落得个 “谋反” 的罪名,死在自己人手里!

风更烈了,卷着远处中军帐上的 “汉” 字旗,旗角狠狠拍打着旗杆,发出 “啪啪” 的响,像在替他鸣冤,又像在嘲笑他的愚蠢。

他想起昨夜,丞相躺在病榻上,枯瘦的手握着他的手腕,咳得胸口剧烈起伏,指节泛白地把半块兵符塞进他掌心:“文长,北伐之事…… 往后,还需你多担待。

若我去了,你务必…… 务必护住大军,莫让数十年心血,毁于一旦。”

可他连这份托付都没守住。

丞相刚闭眼,杨仪就扣上 “谋反” 的帽子,马岱就挥了刀,连丞相的灵柩,都要被这奸贼裹挟着退回汉中 —— 那可是丞相用一辈子心血铺就的北伐路啊!

不甘!

滔天的不甘像岩浆在胸腔里炸开,烧得他连魂魄都在疼。

他盯着那面在暮色里猎猎作响的汉旗,残存的意识拼尽全力嘶吼,声音穿透喉咙里的血沫,穿透呼啸的寒风,首抵灰蒙蒙的苍穹:“苍天若有眼!

再给我魏延一次机会!

我必护丞相周全,不让他积劳成疾;我必破长安、定中原,不让北伐功亏一篑;我必斩尽杨仪这等奸佞,清君侧、安汉室!

若违此誓,教我魂飞魄散,永坠阿鼻,永世不得超生!”

最后一个字落下的瞬间,视野彻底陷入漆黑。

可那股不甘的执念却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凿开了时空的缝隙,带着他的魂魄,往记忆深处那片熟悉的光影里坠去……“文长?

文长!”

熟悉的声音裹着烛火的暖意,突然刺破了无边的黑暗。

魏延猛地睁眼,刺目的光让他下意识眯起眼 —— 不是五丈原的暮色,是军帐里的烛火,明晃晃地照着头顶绣着云纹的帐幔,案几上的青铜灯盏里,灯芯还在噼啪炸着火星,把摊开的《祁山地形图》映得发红。

“子午谷之谋虽险,确有其理。”

那声音还在继续,温和里带着几分探寻,指尖轻轻点在地图上 “子午谷” 三个字旁边,“你且将所思所想,再细细道来 —— 毕竟此役关乎北伐全局,容不得半分马虎。”

魏延的心脏骤然停跳,僵硬地转头 ——案几后坐着的人,青衫拂袖,羽扇轻摇,正是他日思夜想的诸葛丞相!

此刻诸葛亮的脸色虽有些苍白,却没有五丈原时的病骨支离,眼角的细纹里带着审慎的思索,目光落在他身上时,温和里藏着对将领的期许,正等着他回话。

帐内两侧,诸将的身影清晰分明:赵云按在剑柄上的指节紧了紧,眉峰微蹙,目光反复扫过地图上的子午谷与长安,带着老将特有的审慎 —— 前世就是赵老将军跟着丞相走斜谷,替主力吸引曹魏兵力;王平垂着眼,指尖在膝头悄悄划着行军路线,嘴唇动了动似在盘算粮草补给 —— 他知道,这位后来的汉中都督,最擅长稳扎稳打,正是接应子午谷的最佳人选;就连角落里的杨仪,也只是抱着文书,垂着眼翻页,指腹却无意识地抠着纸角 —— 那是他心虚时的老毛病,前世魏延到死才看清,这小动作背后藏着多少见不得人的算计。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魏延下意识摸向自己的脖颈 —— 皮肤光滑,没有伤口,甚至能感受到脉搏在皮下有力地跳动,带着鲜活的温度。

他又低头看手,骨节分明的手指正攥着一卷绢制地图,上面 “子午谷” 三个字的墨迹还没干透,指尖沾着的墨粉蹭在掌心,带着熟悉的涩感。

这不是五丈原的刑场。

这是…… 建兴六年春,第一次北伐前,丞相在汉中召集诸将议策的军帐?

他真的…… 回来了?

两世的记忆在脑子里轰然炸开 —— 五丈原的血、子午谷的风、丞相临终时的嘱托、杨仪的狞笑、街亭失守后王平带回的残兵、上方谷那场没能烧死司马懿的大雨、长安城头始终飘着的曹魏大旗…… 所有遗憾的画面交织在一起,化作滚烫的热流,首冲眼眶。

他深吸一口气,指节捏着地图边缘,把绢布攥出几道深深的褶皱。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只懂冲锋的将领,他带着两世的记忆,带着对北伐每一步遗憾的通透,带着要护住丞相、护住汉室的决心。

魏延抬眼,目光先扫过赵云,又落在王平身上,最后稳稳停在诸葛亮面前,声音带着两世积攒的颤抖,却比任何时候都坚定:“丞相,子午谷之谋,非险棋。”

他上前一步,将地图在案几上展开,指尖重重点在子午谷的入口:“臣请命,亲率五千精兵走子午谷 —— 但臣要的,不只是奇袭,是必胜。”

烛火跳动着,映着他眼底的光。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要开始弥补那些遗憾了 —— 先从子午谷开始,先从护住眼前这位丞相开始。

“臣己算清:长安守将夏侯楙,怯懦无谋,闻我军至,必弃城而逃;赵老将军可引一军佯攻斜谷,吸引曹真主力;王平将军率部在子午谷出口接应,防曹魏援军;更有甚者,臣知未来三月子午谷无暴雨,可提前备好木梯、绳索,快速通过险段……”每一句话,都带着对未来的精准预判;每一个部署,都踩着前世遗憾的缝隙。

帐内诸将的目光渐渐变了,连诸葛亮握着羽扇的手,都顿了顿。

魏延看着丞相,一字一句道:“丞相,此役若依臣计,非但能取长安,更能为我汉家拿下雍凉 —— 再不会有街亭之失,再不会有粮尽之退。”

他要的,从来不是一场奇袭的胜利。

是要让丞相看到,北伐之路,真的能走通;是要让那些遗憾,从这一世开始,彻底消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